顯示具有 憂鬱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憂鬱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9月14日

Posted by 微煦心靈診所 On 上午11:10
報導╱張雅淳、林明佳 攝影╱吳朝奎蘋果日報 2013/8/19


人生總有生老病死,但失去至親的痛,可能要經歷過才知道其中沉重,身心科醫師陳嬿伊表示,失去親人的悲痛情緒一般會持續半年至2年不等,期間會經歷震驚、封閉、淡化等3個階段,約3成是罹患憂鬱症的高風險族群,嚴重甚至有自殺傾向,建議親友特別注意。
Posted by 微煦心靈診所 On 上午11:06
 記者張雅淳 / 蘋果日報 / 2013/8/10

依附關係缺乏安全感者,較易罹患憂鬱症
依附關係缺乏安全感者,較易罹患憂鬱症。
身心科醫師陳嬿伊表示,失去親人的悲痛,往往會延續很久,若一直走不出哀傷情緒,恐會罹患憂鬱症,其中依附關係缺乏安全感的人罹患率較高,而依附關係的安全感建立,以出生2個月大至1歲半前最為關鍵。 依附關係是指我們對特殊人或物所感受到的強烈情感聯結關係,從出生後就開始建立。陳嬿伊醫師表示,當主要照顧者如媽媽陪在寶寶身邊,寶寶顯得開心,媽媽離開便哭鬧,但一回來馬上破涕為笑,代表寶寶對媽媽有安全感;但若媽媽回來寶寶雖然高興,但又因媽媽剛才離去而感到生氣,那依附關係便有矛盾,顯示寶寶對媽媽不夠信任、沒有足夠安全感。

2013年9月12日

Posted by 微煦心靈診所 On 晚上8:20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運動能有效減少重度憂鬱症患者的憂鬱症狀,無論是單獨或和其他療法(如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合併。

Posted by 微煦心靈診所 On 晚上7:21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蔡佳安綜合整理



「哀!早上爬不起來、全身肌肉痠痛,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勁,真的好不想去上班啊…。」如果你每天早上都在心裡這麼吶喊,小心,你可能已經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

2013年8月10日

Posted by 微煦心靈診所 On 晚上11:06
報導 / 張雅淳 / 蘋果日報


Posted by 微煦心靈診所 On 晚上10:57
文/徐鴻傑大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自由時報


媽媽有更年期,爸爸也可能飽受更年期困擾。年過40的男子漢,要小心更年期找上門
50歲的林先生,近來原本好好先生的個性逐漸變得古怪、怨聲載道、嘮叨不休、難相處,常和家人、同事吵架,被太太「押」到身心科就診。

Posted by 微煦心靈診所 On 晚上10:51
文/陳濬廷/彰化基督教醫院鹿東分院精神科醫師/自由時報


一位從沒看過精神科的年輕男性被轉介到精神科門診,他表示,孩子即將出生,但是他參加公職考試已經兩度名落孫山,目前待業中,準備參加第三次考試。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使得他坐立難安、肌肉緊繃、胸悶、心悸、渾身不舒服而到處就醫。

2013年8月8日

Posted by 微煦心靈診所 On 下午6:56
聯合報/劉秀枝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某次聚會,一位多年不見的朋友看起來有點緊張,顯得心煩氣躁,她提到家裡事情多,工作不順遂,睡不好,且消瘦了,我想她可能罹患了焦慮症,建議她看精神科醫師。

2013年8月3日

Posted by 微煦心靈診所 On 下午5:18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自由時報


不僅女性更年期會失眠、睡不著,研究顯示,中年男性失眠也可能是荷爾蒙惹的禍!醫師分析231名、平均46.1歲的男性健康聯合門診患者資料顯示,求診男性中有6成罹患睡眠障礙,其中約35%有睪固酮低下的情況。


Posted by 微煦心靈診所 On 下午5:05
文/王俊凱振興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自由時報


「我會不會像爸爸一樣得失智症啊?」40歲的吳小姐(化名)焦急地想尋求解答。她的父親是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病人,平時都由太太和外籍看護陪同看診,這次未同住的吳小姐前來,除想了解父親的病況,也忍不住透露內心恐懼。


Posted by 微煦心靈診所 On 下午4:57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睡姿不外乎平躺仰睡、側睡及趴睡,三者當中仰睡放鬆頸、背部肌肉,但睡眠呼吸中止症、心肺功能差,打鼾者不宜側睡有助維持脊椎自然的弧度,減少胃酸逆流,對心肺負擔小;偶爾在床上趴睡可緩解下背緊繃,但長期趴睡仍可能造成頸部、脊椎的壓力

Posted by 微煦心靈診所 On 下午4:43
聯合報╱韓青蓉/社工師事務所


A君30歲罹患躁鬱症,原本工作能力很好,因躁期症狀明顯,又伶牙俐齒,好打抱不平,常發函檢舉或到法院按鈴申告,愛管閒事過頭,常與人發生衝突,造成家人和周遭人士困擾。


2013年7月24日

Posted by 微煦心靈診所 On 凌晨1:23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報導



不少人常掛在嘴邊抱怨:「記性變差了」;前一秒才想做的事,一轉身就想不起來。神經內科門診裡,不時可見患者擔心記性愈來愈差,分不清究竟是自然老化,或患了失智症。

Posted by 微煦心靈診所 On 凌晨1:05
元氣周報/記者黃文彥/報導


「大家對於往事,對於一切皆可埋葬的說法,都是錯的。因為往事總會自己悄悄爬出來。」 (It's wrong what they say about the past, I've learned, about how you can bury it. Because the past claws its way out.),暢銷小說《追風箏的孩子》以男主角阿米爾這段關於記憶的自白,作為開場。

Posted by 微煦心靈診所 On 凌晨12:56
元氣周報╱記者林思宇∕台北報導


提到「禁閉室」 杏仁核產生恐懼

若以前曾經有被關在「禁閉室」的經驗,這幾天聽見軍中管教不當新聞事件,可能會覺得很焦躁、害怕看相關新聞。為何會如此?就是人類本能反射中樞「杏仁核」搞鬼,它總要人「趨吉避凶」。

Posted by 微煦心靈診所 On 凌晨12:44
元氣周報╱記者林麗如∕台北報導


▇ 保持正向情緒的幾種方式:

2013年7月19日

Posted by 微煦心靈診所 On 晚上8:40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失眠是一種主觀的感受,常見的失眠症狀有:入睡困難、睡眠中斷、早醒、睡不飽。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暨睡眠中心醫師陳錫中表示,從身心狀況看失眠,可分為通常時間不會超過一個月,因為壓力、外界環境改變而引起的暫時性失眠。而原發性失眠是指超過一個月的慢性失眠,影響到日間的精神與功能

2013年7月18日

Posted by 微煦心靈診所 On 凌晨1:03
元氣周報 / 陳豐偉 / 高雄快樂心靈診所醫師


 醫師:「你的大腦生病了。」
 病人大驚:「憂鬱症不是心靈的疾病嗎?」(然後用雙手在胸口比個心型)
「憂鬱症是大腦的疾病。」醫師篤定地說。
「可是我是用心在思考!」病人說。
如果用刀在你的大腦刺個洞,你還能再思考嗎?」

2013年7月16日

Posted by 微煦心靈診所 On 晚上7:38
【台灣醒報記者陳正健、蔡惠玲綜合報導】

書寫情緒可以治療心理疾病,也可以減緩病痛。寫作是日常生活中人們很習以為常的一件事,但是寫作的功能遠超乎我們所想像。根據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的研究,書寫情緒可以減緩身體的痛苦。另外,以色列海法大學的研究也指出,書寫情緒可以幫助畏懼社交的青少年獲得自信。

2013年7月12日

Posted by 微煦心靈診所 On 凌晨1:21
台灣新生報/記者 鍾佩芳/台北報導



良好的睡眠可以幫助提升生活品質且不憂鬱。根據報導指出,睡眠時數每天六到九個小時者生活滿意度高於睡眠時數少於六小時者。然而,睡眠時間超過九小時也非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