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煦心靈診所部落格
溫暖您的心靈 ~ 找到心的方向
Pages - Menu
(移至...)
首頁
微煦緣起
希望的種子
醫療團隊
診療項目
服務內容
自律神經專題
芳香療法
自我檢測
初診常見問答集
就診資訊
網路預約
身心平衡專屬精油
▼
顯示具有
心靈加油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心靈加油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4月14日
心理治療 / 諮商 Q & A (2015.4.14 更新)
›
陳嬿伊醫師 Q1 什麼樣的狀況需要心理治療 / 諮商 ?
2015年3月1日
在博士論文奮戰期間 從憂鬱低潮中走出的病友康復心得
›
感謝 來自療程結束的病友 分享的康復心得 若您 曾經或正在 為 情緒 或 過不去的人生關卡所困惑 不妨細心品嘗這心路歷程
2015年1月13日
睡眠障礙病友 康復後的心得分享
›
感謝第一次遭遇睡眠障礙 經過半年治療後痊癒的病友 分享給大家的康復心得
2014年10月31日
從恐慌症、自律神經失調等問題痊癒的心得分享 -- 感謝姜先生
›
感謝 從恐慌症 、 自律神經失調等問題痊癒的姜先生給大家的康復心得分享 原出處 : https://plus.google.com/+Wishmental/about
2014年9月30日
康復病友的心得分享 ( 包含陳醫師的回饋 )
›
感謝已康復的病友心得分享 原出處 : http://wishmental.blogspot.tw/2014/07/10-mike.html
2014年7月1日
脫離10年安眠藥依賴夢靨的康復過程 -- 感謝 Mike 的分享
›
本文由在微煦心靈診所治療5個月 從失眠 耳鳴 安眠藥依賴等問題完全康復的Mike 分享 原出處 : http://plus.google.com/112244584795316803684/about 我今天終於從10年的失眠惡夢畢業了,簡直比中樂透...
3 則留言:
2014年6月22日
婆媳大戰,該怎麼解?
›
文 / 王忠芳 / 常春月刊365期 ( 楊瑞玉諮商心理師採訪稿 ) <案例> 有次在火車上跟鄰座的老奶奶聊天,知道老奶奶特別從基隆滷好一鍋孫子喜歡吃的滷肉,到桃園看孫子。後來和老奶奶多聊幾句後,才了解兒子、媳婦在桃園工作,很少帶小孩回基隆婆家探望,假日不是說要加班,...
留在台灣照顧孩子, 還是去中國陪老公呢?
›
文 / 王忠芳 / 常春月刊364期 ( 楊瑞玉諮商心理師採訪稿 ) <案例> 林太太在台灣工作忙碌,常出國開會,也需在假日加班,是個典型的專業經理人。林先生去年到上海工作,夫妻分隔兩岸,林太太一人在台灣忙於工作又要照顧兩個小孩,蠟燭幾頭燒的結果,讓林太太工作做不好...
2014年5月27日
爭吵背後的心情,您懂嗎?
›
楊瑞玉心理師 「我不相信我們有辦法繼續走下去…」,女生用力地說出這句話,眼眶紅紅的、溼溼的,沉重地把每個字說的清楚,似乎也想藉此增加自己分手的決心。這女孩心理知道倆人是彼此相愛的,卻反覆訴說著交往過程中衝突與不滿的片段,抱怨著所有朋友都認同自己的想法跟判斷,為什麼就唯獨...
一個真實的表情,改變了家庭的關係
›
楊瑞玉 諮商心理師 曾經,一個叛逆的少女,在諮商室中述說著自己人生的坎坷,經歷了媽媽的拋棄、爸爸的無能、以及後母的冷漠與偏心;平靜地告訴心理師,這輩子只擁有爸爸這份不夠的愛,還好自己還有很多真心的朋友,等成年後會為自己努力,告訴心理師不需要為自己擔心。
婚姻伴侶諮商/家族治療 Q & A
›
楊瑞玉 諮商心理師 Q :為何不是有困擾的那一方諮商即可?
2014年5月25日
令人困惑的隨機殺人案 -- 附註 陳醫師小叮嚀
›
沈政男(精神科醫師)/ 蘋果日報論壇 北捷隨機砍人案,兇嫌不為情財仇,輿論困惑,其實這正是這類大規模兇殺案(mass murder)的特徵。
2014年4月17日
全台279萬火山、暴龍女…更年期 別硬撐
›
聯合報╱記者鄭涵文/台北報導 台灣推估有二七九萬名四十至五十四歲婦女正處在更年期,調查顯示,絕大部分的更年期婦女都會出現熱潮紅、生殖道與性困擾、情緒失衡及失眠等問題。
飲食懶人包!8營養安撫經前暴怒
›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妳幹嘛這麼生氣?月經來了嗎?」王先生開心請女友吃浪漫晚餐,卻莫名其妙被罵了一頓,生氣地質問,兩人當晚都帶著憤怒情緒入睡。事實上,受到體內荷爾蒙濃度的波動變化,有不少女性會在生理期或之前出現情緒低落、煩躁、腹悶、乳房腫痛等不適,影響生活品質和...
訓練超強記憶力!7個有效秘技
›
華人健康網╱記者羅詩樺/台北報導 誰不想要有過人的記憶力?不但工作起來更有效率,也沒有忘東忘西帶來的困擾;不過由於現代人工作時數長、生活壓力大,自然而然影響到大腦工作表現,睡眠不足也損害了記憶力;隨著年紀增加,記憶力只會逐年下降。為了不要老年連早餐吃了沒都忘光,快來學學美國《...
12種快樂食物 遠離低潮
›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台北報導 血清素向來有「快樂情緒因子」之稱,因為身體無法自行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特定營養素,才能在體內合成血清素。因此,只要能夠製造或提升體內血清素的食物,就叫快樂食物。
做對五件事 擊退腦疲勞
›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別讓身體比你老》 壓力逼迫我們的大腦快速反應,時間一久,大腦累壞了、再也撐不住。 做對以下五件事,幫你找回元氣、讓大腦再度活力充沛。
16種快樂方法 有科學根據
›
聯合報╱記者吳佳珍、鄭涵文/輯譯 做哪些事情可以讓快樂指數提升?《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整理出16種經科學驗證,並能讓你更快樂的小訣竅。
觀察孩童喜愛顏色 了解人格特質
›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喜歡藍色的孩子,其人格特質為:1.溝通、理智、邏輯、意志;2.冷漠、壓抑、自我;3.自我要求高的顏色特質(住裡頭可能會特別認真念書,但太藍就可能和內在比較疏離);4.黃色、橘色可補上人際樂觀,淺藍色的使用可增加放鬆。
購物成癮記
›
聯合報/李濠仲(挪威外國媒體協會記者) 身為主要石油輸出國之一,長期以來,挪威人卻以不具富裕社會的奢華作風為人稱道,只需親近自然界的鳥語花香,他們就能感到滿足。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