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多年來高居國人10大癌症榜首,醫師說,若大腸有疾患,腸道過彎、緊縮可能增加大腸鏡的檢查難度,有患者甚至因此延誤診斷,確診時已是大腸癌末期。
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因大腸癌病逝,喚起民眾對大腸癌的重視。輝雄診所日前針對4200名60歲以上大腸鏡檢查患者分析,發現超過7成5的人有腸道過彎、緊縮,尤以心情鬱悶、不快樂的年者最容易發生。
診所院長劉輝雄表示,人的生理有所謂的「腦腸迴路」,意即大腦與大腸的功能會相互影響。若老年人常常因許多情緒、心理因素而憂心,容易導致腸道變得彎曲緊縮。
劉輝雄表示,腸道過彎與緊縮未必會立即影響腸道功能,但若腸道有疾患,可能影響大腸鏡檢查的難度。有的患者嚴重到大腸鏡管已進入腸道,卻只檢查到腸道的一半,因而錯失潛藏在更深處的腸癌病變。
他說,一名71歲吳奶奶因腹脹、頻頻血便,先後到不同醫院做2次全大腸鏡檢查,沒有發現異常狀況,但持續有腹脹與血便的問題。
劉輝雄表示,吳奶奶後來找到他再次檢查,才發現吳奶奶腸道嚴重彎曲,宛如北宜公路的九彎十八拐,最後在上行結腸發現有如葡萄串般的腫瘤,已是大腸癌末期。
陳嬿伊醫師 小提醒 :
文中所提到的腦腸迴路 在原理上也呼應到自律神經失調 引起的腸胃功能下降
自律神經失調往往是因為 壓力負荷大或外界環境的改變 對生活作息產生不良影響
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全身生理功能 心情低落或者情緒起伏大 也容易造成自律神經失調
生理與心理的問題其實是息息相關 同等重要
只可惜 在過去的社會 心理問題常常被忽略或逃避
很多所謂的心結 其實不只是靠自己去打開 剛開始還需要身心科專業人員的指引
否則常常找不到心結在哪兒 或者是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真正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