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煦心靈診所部落格
溫暖您的心靈 ~ 找到心的方向
Pages - Menu
(移至...)
首頁
微煦緣起
希望的種子
醫療團隊
診療項目
服務內容
自律神經專題
芳香療法
自我檢測
初診常見問答集
就診資訊
網路預約
身心平衡專屬精油
▼
顯示具有
憂鬱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憂鬱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4月14日
心理治療 / 諮商 Q & A (2015.4.14 更新)
›
陳嬿伊醫師 Q1 什麼樣的狀況需要心理治療 / 諮商 ?
2015年3月1日
在博士論文奮戰期間 從憂鬱低潮中走出的病友康復心得
›
感謝 來自療程結束的病友 分享的康復心得 若您 曾經或正在 為 情緒 或 過不去的人生關卡所困惑 不妨細心品嘗這心路歷程
2014年9月30日
康復病友的心得分享 ( 包含陳醫師的回饋 )
›
感謝已康復的病友心得分享 原出處 : http://wishmental.blogspot.tw/2014/07/10-mike.html
2014年4月14日
4 類腦細胞脆弱 + 17 種自律神經失調,別忽略身心亞健康
›
陳嬿伊醫師 / SCENT 香沏專業芳香療法雜誌03期 特別報導 遍地的落葉...
2014年3月16日
睡太多睡不夠 都會引爆憂鬱
›
文/柯俊銘 / 公職臨床心理師 /自由時報 您每晚都睡多久呢?是否常睡不著或早上需要人家叫醒,才起得來?元月發表在國外知名期刊《睡眠》的兩份報告指出,睡眠時數的多寡和憂鬱有密切關連,提醒平時睡太多或睡太少的民眾都要注意。
至親臨終 青少年藏悲非無感
›
文/楊茵淇 / 馬偕紀念醫院安寧病房社工師 /自由時報 「媽媽都快走了,也不會想來醫院多陪陪媽媽;不然就只是坐在旁邊不講話,真不懂事…」這位15歲的男孩聽到阿姨的話,臉上浮現出不耐煩的樣子走出病房外,在大廳坐了下來。
願意快樂的人就能快樂
›
聯合報/楊定一(長庚生技公司董事長、長庚大學、長庚科技大學、明志科技大學三校董事長) 周遭有些好人緣的朋友,總是讓人樂於親近他,在與他相處時就是覺得如沐春風。因為這些朋友總是樂觀,也願意分享快樂,能讓周圍的人也一起感受正向的能量。
記性變差、習慣改變 當心是失智
›
聯合報╱記者林志函/台北報導 老翁的妻子過世多年,最近他總是把外勞誤認成太太,猛說親密話,另一位老婆婆明明回到家裡,卻直吵著「我要回家」。台灣失智症協會指出,許多人以為老人家頑固、老番癲,是正常的老化現象,沒想到可能罹患失智症。
2014年2月25日
中風傷腦 復健別忘了心靈
›
聯合報╱郭彥麟/台南市心寬診所精神科醫師 王先生中風後,身體右側行動僵硬遲緩,雖然家人不斷鼓勵他復建,但不知為何,他就是提不起勁。不只是身體受拘束,心靈彷彿也困在一片愁雲慘霧中,整天無精打采,不想說話也沒有笑容。看著意志消沉的王先生,王太太禁不住流淚責怪他軟弱!
2014年2月11日
負向思考 對身心健康不利
›
聯合報╱柯俊銘/公職臨床心理師 報載有國中老師在校提倡多說好話,少出惡言,鼓勵學生以吐司、米飯等材料重複實驗,結果比起給予正向語言的食物,常「聽」負向語言的食物不僅發霉速度快,色澤黯淡,且散發惡臭,鮮明對比讓人印象深刻。
2013年12月1日
藉酒澆愁 傷「肝」苦「腦」
›
文/郭彥麟 / 台南市心寬診所精神科醫師 /自由時報 尼可拉斯凱吉在《遠離賭城》一片中精湛的演技,替他贏得了1996年奧斯卡 最佳男主角。他彷彿向魔鬼借了靈魂,穿上酒精的外衣,成為片中絕望失意 的劇作家「班」。班是個酒精的奴隸,用靈魂與酒精賒貸,換取痛苦的麻痺, 也...
養生保健 學學貓狗過日子
›
聯合報╱柯俊銘/公職臨床心理師 這年頭民眾養貓、狗當寵物很普遍,不僅可以作伴、解悶,也有助放鬆心情,甚至文獻證實能促進身心健康,說它們是人類的好朋友一點也不為過。 各位或許不知,這些惹人憐愛的傢伙,與生俱來的部分習性、嗜好,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對養生保健裨益良多。簡單...
2013年11月17日
憂鬱症 老得快
›
記者陳敬哲/綜和外電報導/台灣新生報 荷蘭VU大學研究發現, 憂鬱症患者會加快細胞老化過程,還會增加罹患癌症、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風險 ,原因是細胞基因受到影響,或生活型態改變,導致身體不良反應,接受正規治療改善憂鬱情緒,回歸正常生活習慣,才能避免加速老化帶來危害。 ...
生理時鐘亂 憂鬱症易復發
›
報導╱張雅淳、王雪玲 攝影╱副刊攝影組 入冬由於日照時間變短,情緒容易不穩定,憂鬱症復發的機率也大為增加,身心科醫師陳嬿伊表示,想預防憂鬱症發作,其實生理時鐘扮演最關鍵的角色,如果生理時鐘紊亂,會影響大腦下視丘的調節中樞功能,進而造成憂鬱症發作,建議盡量...
《冬季憂鬱》調節生理時鐘 睡出好心情
›
陳嬿伊/微煦心靈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自由時報 陣陣秋意的到來,預告了即將揮別的夏日艷陽,和煦的陽光溫暖地灑在忽冷忽熱的空氣中 。陰晴不定的氣溫讓人捉摸不定,本來已經在減藥復原中的憂鬱症患者小玉(化名),最近一周抱怨睡眠狀況變差,白天的注意力變得較難集中,做起事來提不起...
2013年10月14日
七種「健腦」飲食 幫助你更專注
›
文/ 營養共筆提供 / Udn 新聞網 有許多關於食物及營養補充品可以改善注意力、增強記憶力及腦部功能的說法,但是這些說法真的正確嗎?無可否認的,隨著我們年齡增長,身體也隨著老化。但是好消息是我們可以攝取聰明的食物或飲品來幫助我們腦部維持健康狀態。
2013年10月13日
憤怒如海嘯 別讓壓力超載 -- 附註 陳醫師小提醒
›
聯合報╱郭彥麟台南市心寬診所精神科醫師 憤怒是破壞性的負向情緒,當遭受羞辱、批評等傷害時,憤怒便蓄勢待發。 失去控制的憤怒,會毀滅人際關係,甚至侵蝕身心健康 。
好面子、得失心重… 你可能是「鴨鴨症候群」-- 附註 陳醫師小提醒
›
聯合報╱柯俊銘(公職臨床心理師) 好面子、得失心重 外表像小鴨般悠閒 水裡卻拚命划水、壓力沉重
2013年9月29日
健康飲食好歡喜 吃出生活小確幸
›
文/郭彥麟 / 台南市心寬診所精神科醫師 /自由時報 享用美食,往往能令人感到滿足喜悅。色香味的感官刺激,在瞬間啟動大腦多巴胺等分泌,活化了「回饋系統」的循環,也因此讓我們能在酸甜、果香四溢的口感中尋找到生活的「小確幸」(微小而確實的幸福)。
傾聽自我對話 轉念甩憂鬱
›
文/柯俊銘 / 公職臨床心理師 /自由時報 你是否總在怨嘆、後悔,認為自己很糟糕?其實未必是你的條件或才識不夠好,也非運氣較差,而是「自我對話」上出了問題。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