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4日

Posted by 微煦心靈診所 On 凌晨12:08
元氣周報 / 陳豐偉/ 高雄快樂心靈診所醫師

我在歐盟官方網站上找到一份過動症專家白皮書,開場白就提到過動症女孩被忽視、低度診斷、缺乏治療,已經是性別人權的重要議題。這才讓我注意到,原來我們都習慣用男孩的角度去看過動症


過動症這簡稱,為社會大眾帶來很大誤解。過動症的核心症狀其實是「注意力不集中」,然後衍生過動與衝動控制差的症狀。容易分心,帶來聆聽、閱讀、思考上的困難,常帶來一輩子的影響。


而男女大腦天生的差異,以及傳統文化對女性角色的約束,讓男孩女孩的過動症狀大不相同。男孩常因靜不下來、魯莽、惹事,很快就讓父母與老師注意到,進入診斷與治療的體系。


女孩的過動以「分心」(inattentive)型居多。這類個案不容易專注在老師上課內容,常看著窗外玩頭髮,有時會抄寫很多筆記但很難閱讀,有些會有完美主義傾向、花兩三倍時間把作業跟報告完成,讓老師看不出異樣。

分心女孩的過動,通常就是多話,喋喋不休,在小學時代還算可愛。但等上了國中,50%的注意力,就算加倍時間念書,也會漸漸跟不上進度。然後小女生的社交圈比男孩更需要智慧與專注,常插話卻離題的分心女孩,很容易被當作外星人,漸漸疏遠。最後,分心女孩比過動男孩產生憂鬱、焦慮症狀的機率,高出三倍


有些家境好的分心女孩,在高中時可請家教、加重補習,保持好的成績。但上了大學後,發現沒有別人幫忙時,就無法歸納、整理上課內容,生活漸漸失序。但這時,個案自己與親朋好友都很難去聯想到,這可能是被保護得很好的過動症。


過動女孩被忽略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異常與正常的界限很難區分。有時分心女孩就靜靜坐在那裡,不太講話,好像只是在作白日夢。花時間趕報告的行為,常被認為只是過度焦慮或有點強迫的個性。有些人等到念完研究所,看了些書,跑來問精神科醫師,如果早點發現,她的人生會不會更美好?讓我們無言以對。


不過,女孩比男孩早熟,所以分心女孩在12歲時,可能就有能力跟父母、醫師一起討論症狀、治療、用藥與否,而不是單純由家長或醫師決定。有些個案在知道自己可能是過動症後,反而恍然大悟、心情放鬆,原來她不是旁人誤會的奇怪女孩。


過動症是「異質性」的腦神經問題,每個人的症狀與需要的治療策略都不太一樣。游泳名將菲爾普斯的表達障礙就無法靠大量運動改善。家長需要多方閱讀,了解過動症的各個層面,多跟小孩討論,才能及早發現異樣。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