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2日

Posted by 微煦心靈診所 On 晚上10:31

內容摘自《幸福的魔法:更快樂的101個選擇》
作者Tal Ben-Shahar, PhD/譯者李芳齡


「我發現,所有不快樂都源自一個事實,那就是無法安靜地待在自己的房間裡。
   —十七世紀數學家、哲學家 帕斯卡(Blaise Pascal)

植物需要空間成長茁壯,若沒有空間就會成長不自然或歪曲;人也是一樣,為了學習、成長、茁壯,我們需要空間。為自己創造空間的方法之一是靜默,若我們生活的每一刻都填滿聲音,就會無法發現自己真正的潛能。靜思、獨處、沒有任何外來刺激的干擾分心,都能幫助我們看得更清楚,了解得更深入。有時我們需要遠離汽車、音響、腳步聲等吵雜的聲音,也需要遠離自己和他人的說話聲。


作者波西格(Robert M. Pirsig)在著作《尋找萊拉》(Lila)中,探討對靜默的態度截然不同的兩種文化。故事主人翁為尋找更好的生活方式而展開心靈之旅,他遇到名為「萊拉的美國原住民女性。他說,美國原住民不同於在西方文明中成長的我們,他們不會為了打發時間而說話,當無話可說時便不說話。美國原住民有時會安靜地坐在營火邊幾小時,彼此說不上幾句話;有時彼此對視,但多數時間是內視自己。這跟歐洲人非常不同,因為歐洲人對於不說話的狀態感到非常不自在,因此發明了"聊天"。


但也正因為沒有言語、沒有人為噪音,使美國原住民擁抱靜默。我們的世界已經變得對噪音上癮,例如:孩子們需要音樂才能專注於課業;家人圍坐著吃飯時,需要開著電視當背景聲音;人們在做運動時需要音樂節奏。噪音已經變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旦沒了噪音,我們就會迫切渴求它。靜默在商業會議中被視為沒有生產力、浪費時間;在課堂討論中被視為學生不投入、老師激不起學生興趣的跡象;在聚會中被視為聚會失敗。


新興研究指出,我們得為不停歇的聽覺刺激付出高代價。我們需要靜默以提高創造力,跟環境與自我建立更深入的連結,有更健康的身心發展,獲得更高程度的快樂

為你的生活消除一些聲音,填入更多的靜默吧。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