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日

Posted by 微煦心靈診所 On 下午4:43
聯合報╱韓青蓉/社工師事務所


A君30歲罹患躁鬱症,原本工作能力很好,因躁期症狀明顯,又伶牙俐齒,好打抱不平,常發函檢舉或到法院按鈴申告,愛管閒事過頭,常與人發生衝突,造成家人和周遭人士困擾。



多次進出醫院,鬱期發作,A君身上能量似乎都用完,害怕黑暗、陌生人,整天躺在床上,須服用高劑量助眠藥物才能入睡,成天恍惚,不敢單獨出門。


A君知道須控制病情,避免再住院,她和社工師一起努力做到以下步驟:


1.藥物治療:多次發病後,A君知道藥物對病情有幫助,她乖乖服藥,想辦法減少藥物副作用,如口乾時,她記得補充水分。


2.活在當下:A君有時出現輕生念頭,曾活著如此風光,實難接受自己現在樣子,想到比自己平凡的朋友都有家庭和事業,心中失落難以形容。


3.維持基本生活能力:若非母親從旁協助生活起居,A君不知如何經營生活。她強迫自己每天要有小段時間外出,和鄰居打打招呼,或到便利超商買飲料,逐漸增加與外界接觸機會。


4.降低標準,增加彈性:A君過去常看不慣環境髒亂,但她目前身體狀況,無法親手整理,成天抱怨也不是辦法,不如分段、重點整理,訓練自己獨立生活能力。


對憂鬱症患者而言,最困難是擺脫負面情緒和想法,但藥物可發揮部分作用。鼓勵每天固定一段時間外出活動,曬太陽、伸展四肢,有助情緒改善。


生病後,情緒失落難免,自我接納是重要課題,如何從時時感到疲累的身體狀況,或強烈罪惡感的心理負擔中,打起精神規畫自己可做的少數事務,踏出一小步,身邊的人應為他鼓掌


憂鬱症是世界三大疾病之一,有人以心靈感冒稱之,日常周遭很容易看到病情輕重不等的患者,除了藥物治療外,親友瞭解、陪伴及傾聽也很重要。



陳嬿伊醫師  小提醒 :

經過急性期的藥物治療後    接下來就是要靠自己努力的踏出第一步   

從不想出門   無法運動   提不起勁    到跟朋友家人聊天訴苦   散步    面對大自然的洗禮

這些都是要自己努力去"強迫"自己     只有跨出那一步後   才能體會心境上的轉換

否則   藥物治療雖然可以緩解急性期症狀    但確常常遇到改善的瓶頸

生病的治療與復原的過程    都是一種學習    學習調整自己   更了解自己    才能避免下一次的病發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