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1日

Posted by 微煦心靈診所 On 下午3:29
聯合報/陳豐偉(高雄快樂心靈診所醫師)

許多人,尤其是情侶與夫妻之間,常常會把往事拿出來吵,一方提起、一方辯解,然後越講越激動。提起的覺得委屈,被念的覺得被誤解,沒有交集,結果造成現存的間隙更加擴大。

引起爭吵的往往是某個帶有負面情緒的點,委屈讓大腦的記憶更加深刻。但吵架的雙方,往往會把自己的記憶當成百分之百的真實,所以理直氣壯。但如果往事的記憶裡有三成模糊、有三成是編造的,我們還能大聲吵下去嗎?


人類常以為自己的記憶就像讀取硬碟一樣,真實地儲存在大腦某個地方,有時只是想不起來,如果透過催眠就可以喚回「真實的記憶」。但根本沒有真實的記憶這回事。比如到國外遊玩,導遊講了一些當地人打招呼的用語,遊客也會跟著學。如果沒有反覆聽到,等幾天後回國,大部分都永遠遺忘,怎麼想也想不起來了。


人類每一秒都要接受來自四面八方數不完的訊息,例如車子的行進與路人的笑聲,只有帶有情緒或引發情緒——通常還是負面情緒居多的事件,才容易在大腦形成較長期的記憶。情緒會影響記憶的註記,而且大部分人的大腦結構只能記得事件的大概經過,細節往往是在回想時才補上,肯定是漏洞百出。


但人類在「腦補」的時候,所有環節卻又非常自然,分不出哪個部分可能是假的。我們會受到暗示、接受潛意識引導,或依照自己所認定的合理性填補記憶。這類研究非常多,最有趣的是一位一百年前的心理學專家,他家裡被闖空門,他在警察詢問時回想家裡原本的擺設,結果卻錯誤百出,重建的現場也就不太準確,雖然他聲明他是一位條理分明記憶很好的人。這經驗讓他轉向成為研究記憶的專家。


當我們接受「人的記憶不真實」、「回憶的細節有許多錯誤」時,那就得想想,當你跟伴侶為往事吵架,而他/她面紅耳赤地爭辯時,是否還有必要追究下去了。越吵,大腦就越容易反覆想起,但我們難以確認,這段記憶是否真實。


比如,有人看到太太跟男網友合照的照片,就不斷回想起,網友似乎一直注意著太太,從一開始接近、找話題、拍照,到可能計畫著找空檔獨處,網友與太太的眼神、動作,這時都隱藏著寓意深厚的意義。一段虛假的記憶形成,照片成了鐵證,但當事人卻忽略了,太太跟網友是在他的面前拍照


人的記憶在混沌中形成,半真半假,有時只是為了滿足我們的自我感覺良好。陶醉在半真半假的記憶讓自己快樂,倒還不錯,吵到翻臉就不值得了。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