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
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研究者發現,聽悲傷樂曲也能引發正面思考。不論想起以前浪漫的時刻和回憶,或是宣洩自己悲傷的情緒,都能讓自己重獲能量再度出發。
實驗讓44位受試者聆聽俄國作曲家葛令卡的《La Separation》與布盧門菲爾德的《Sur Mer》,與一曲快樂曲調音樂(西班牙格拉納多斯的《Allegro de Concierto》),結果發現,前兩首悲傷樂曲比較會讓聆聽的人出現複雜情緒,因為憂傷的曲風與自己的心情格格不入,研究者艾川表示,「一般而言,悲傷樂曲會引發民眾的悲傷感,而悲傷是被視為不愉快的情緒之一。」
但是研究者也指出,有別於日常生活遭遇到令人悲傷的事情,透過音樂感受到的悲傷氣氛,則會得到讓人愉悅或是消除悲傷情緒的結果,反而能幫助人們有力量處理令人沮喪的難題。
艾川補充,「經由音樂產生的情緒,並不會引發生活上的危害或傷害,因此,我們可以享受當中的悲傷氣氛。」
不過,稍早美國密蘇里大學研究者卻指出,聆聽令人為之一振的音樂,才能激發人們的正面情緒,因為本身已經先預設立場想透過音樂或其他方式獲得快樂的人,會更能幫助自己獲得健康或是關係的滿足感。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期刊。
在本次實驗中,被視為悲傷樂曲的俄國作曲家葛令卡作品《La Separation》,可點閱聆聽http://www.youtube.com/watch?v=wg8vVz3eVtM
陳嬿伊醫師 小提醒 :
本文要強調的就是藉由悲傷曲調的音樂 來讓人的情感有所紓發
現代人的生活忙碌緊張 容易在無形間就壓抑了原本該紓發的情緒
時間久了 就容易有太多情緒的累積 難以宣洩掉
建議大家平時多多培養適合自己的紓壓管道
文中提到的悲傷音樂紓壓 可以藉由悲傷優美的曲調裡把負面的情緒宣洩而出
或者是化悲憤為力量 但前提是要把垃圾情緒給清空
偶爾讓自己好好大哭一場 其實沒什麼不好的 長期哭不出來才是會令人擔心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