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6日

Posted by 微煦心靈診所 On 晚上7:18
文/楊茵淇馬偕紀念醫院安寧病房社工師/自由時報


「媽媽都快走了,也不會想來醫院多陪陪媽媽;不然就只是坐在旁邊不講話,真不懂事…」這位15歲的男孩聽到阿姨的話,臉上浮現出不耐煩的樣子走出病房外,在大廳坐了下來。

我問男孩:「小威(化名),覺得委屈嗎?媽媽常意識不清,你沒有辦法像以前那樣跟她說話,又不知道怎麼幫她,你也覺得難過吧?」他「嗯」了一聲,瞬時泛淚說:「我怕一說就哭,我不要讓爸爸、媽媽看到我哭。」

在家庭悲傷氛圍中將自己的問題藏住,這是多數青少年認為「懂事」的方式,卻容易被誤會是「沒感覺、沒反應」。

認知心理學家Piaget(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指出,12-20歲的青少年已能以深化的層次了解死亡,但青少年也處在「自我認同」的社會心理發展階段,會衍生出「死亡與我無關」的防衛信念,以逃避自己在死亡壓力下顯得手足無措

自尊與同儕關係是自我認同的重要來源,要青少年說出自己即將喪親的悲傷恐懼,就像被剝掉自尊的那層皮,社工師在臨床工作上常聽到面臨喪親的青少年說:「我不想讓同學、老師特別注意我,覺得我愛哭、很奇怪。」

◎該如何協助青少年在面臨即將喪親時,有比較好的互動與調適呢?

給予青少年需要的支持性回應
  這些正在「轉大人」的青少年期待能自己搞定任務,大人們不妨教他們怎麼為
  臨終父母做身體照顧或陪伴(例如:擦拭身體、握著手),
  並給予青少年需要的步調與鼓勵。


建立一致的因應態度
「一致」指的是允許情緒跟表達方式一致。常聽到大人告訴 面臨喪親的孩子:
「你等一下進病房不准哭喔!」言語間傳遞了華人文化存在「哭泣等於不勇敢」
 的觀念。失落與悲傷是人性共通的感知能力,學習接納「愛中的失落」才是勇敢的,

 美國知名社工師布芮尼.布朗在其著作《脆弱的力量》說:「我們
 必須能夠坦白說出感受、需要與渴望,無法展現脆弱就無法拉近親密關係。」


保持敏感度
  青少年的悲慟常以行為表現,人際衝突或退縮、失眠往往是情緒累積造成
  旁人平日就需要多傾聽青少年生活點滴,留心話語中是否有隱藏的情緒。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