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7日

Posted by 微煦心靈診所 On 晚上9:16
聯合報/李濠仲(挪威外國媒體協會記者)


身為主要石油輸出國之一,長期以來,挪威人卻以不具富裕社會的奢華作風為人稱道,只需親近自然界的鳥語花香,他們就能感到滿足。

近年,許多代表性的名牌專賣店陸續現身首都奧斯陸,意味社會風俗已有些不同。在當地人消費行為改變的同時,挪威卑爾根大學社會心理研究中心發現,縱然增加物質享受是工業化社會必然的現象,但至少有百分之一的挪威人如今竟因此染上了「購物成癮症」。


所謂「購物成癮症」,指的是有些人薪水才剛匯入戶頭,下一刻就是衝進百貨公司瘋狂採購,他們從不規畫個人資金用途,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逛街買東西,非常難控制自己的購物欲望,很輕易就能把每個月的收入花光光。雖然「購物成癮症」並非醫學上的病理診斷,但依照卑爾根大學社會心理研究中心的調查,它和許多藥物成癮者卻有類似的心理反應。


「購物成癮症」最明顯的表徵,就是手邊一有錢,就有花錢的衝動,無法抗拒物質的誘惑,他們幾乎沒有辦法阻止自己出門購物,他們不太考慮「實際需求」,又或者只是不斷創造花錢買東西的理由,最終變成一套不斷重複上演的日常行為模式。他們十分迷戀透過購買衣服、鞋子、包包時所產生的愉悅感,卻又因為毫無節制的消費,結果為個人帶來沉重的財務負擔,平白製造出不必要的生活壓力。


這些人因為財務失衡而焦慮,偏偏又高度依賴買東西去換取滿足感,根本難以自拔,惡性循環終究導致身心不適,嚴重者恐轉化為抑鬱症,有些人甚至會出現飲食失調的問題,並且浪費成習。花錢之始,他們的心理狀態也許是歡愉的、滿足的、平和的,但伴隨而至,往往是焦躁、不安,而且唯有藉由下一次瘋狂購物,才能有效轉移那股因過度消費而來的負面情緒


儘管對大多數人來說,「購物」不過是日常生活中自然組成的一部分,就算某個人特別愛買東西,也不至於被說成是「生了場重病」,但卑爾根大學的研究倒是提醒大家,「購物成癮症」者,確實同時存在強迫症、情緒不穩和迴避型人格的表徵,假如一個人必須藉由經常性購物,去換取短暫的心理滿足,或者習慣性利用到百貨公司大採購的行為,讓自己從某種悲傷、痛苦、緊張的情緒中抽離,那皆是購物成癮症早期發作的跡象,如能及早自覺,則有機會避免愈陷愈深。


根據刻板印象,我們可能以為「衣櫥裡永遠少一件衣服」的多是女人,提出「購物成癮症」的卑爾根大學心理學博士安德森(Cecilie Schou Andreassen)卻說,就她所見,大家未免太低估了男人的購物欲。


0 意見:

張貼留言